車輛定位對于車輛運營安全與管理起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政府、社會、企業等各層面對于車輛定位的智能化、精準度等要求越來越高。隨著我國經濟、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2012年年底,我國構建了北斗二號系統,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使我國導航定位服務進入了新階段。
2012年12月31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重點運輸過程監控管理服務示范系統工程”實施工作的通知》,要求自2013年1月1日起,各示范省份在用的“兩客一危”車輛(旅游包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和危險品運輸車)需要更新車載終端的,應安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所有新進入運輸市場的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應加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并接入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鼓勵農村客運車輛安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自2013年6月1日起,所有新進入示范省份運輸市場的“兩客一危”車輛及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在車輛出廠前應安裝北斗兼容車載終端,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應接入全國道路貨運車輛公共監管與服務平臺。通知指出,道路運輸是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的重要領域,在道路運輸行業成功開展北斗應用示范,不僅有利于增強行業安全監管和應急處置的能力,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而且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產業化和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車輛定位系統安裝位置
北京中航天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航天泰)作為衛星應用服務領域的高科技公司,集研發、生產、銷售、運營服務于一體。自2011年成立以來,中航天泰便專注于衛星應用服務,經過近10年發展,其已經成為衛星應用服務領域中的一支生力軍。
十年如一日
深耕衛星應用服務領域
中航天泰自成立以來,客戶、合作伙伴遍及全國眾多行業。據中航天泰總經理安慧芳介紹,目前中航天泰為交通、公安等政府部門以及客運、貨運、危化品運輸、銀行、煙草、煤炭等行業提供了高效、安全的監控運營服務,同時為物流、公務車、工程車、人員定位等提供成熟完整的信息化解決方案。

車輛定位系統總覽
大數據服務平臺。中航天泰依托大數據平臺,集結來自交通領域運輸車輛的位置信息、圖像、視頻和基于AI的非結構性數據進行分析,為環境控制、節能減排、交通預測、應急處理和指揮控制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同時可以為保險金融、高速收費、油品耗材等第三方行業提供風險控制以及資源共享服務。
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基于中航天泰的智能動態和靜態監控平臺,在城市安全、事件預防、應急指揮等方面提供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特別是在智能交通領域能夠提供獨有的技術和解決方案,為交通領域和社會安全提供全方位服務。
云系統集成解決方案。中航天泰擁有自主的云平臺,可為客戶提供“云控”“云享”“云管”的監控、安全和管理的公共服務平臺,能夠達到節約資源、服務共享的目的。
車輛智能監控服務平臺。針對危化品運輸、客運車輛、出租車輛等安全營運,面向政府、企業及私家車用戶提供車輛監控服務。其4G移動視頻監控服務聚焦于全球領先的商用車輛綜合監控及智能化解決方案上,重點發展城市公交監控及智能調度解決方案、城市出租營運監控及電召解決方案、軌道交通、校車、長途客運及危險品運輸車輛安全監管解決方案。
安慧芳表示,近十年來,基于中航天泰自主的服務平臺和信息化解決方案,中航天泰已經累計為6583家運輸企業的58693部車輛提供動態的車輛運行監控服務,為北京市交通委、豐臺管理分局、燕山交通管理中心等部門提供大數據分析和第三方監控服務。同時,還為“中央公務車改革”獻計獻策,先后完成了1萬多輛公務車監控設備的安裝和維護工作。
據記者了解,中航天泰已經成為國家高新和中關村高新成員,擁有工業和信息化部B2、交通運輸部平臺資質,通過了公安部等的相關技術驗證。2017年,中航天泰在北京股權交易中心科創板掛牌。

車輛定位系統架構
值得一提的是,中航天泰在行業深耕十年以來,集結了上游產業資源,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特別是在交通運輸領域帶頭起草了多項國家和部級標準規范,參與了交通領域多項課題研究。另外,在產學研領域協同交通運輸部、北京市交通研究院和北京交通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做了有關“城市公交”“軌道交通”緩解擁堵、節能減排的課題并出色完成任務。
中航天泰服務范圍內的一位資深車輛營運行業監管領導這樣評價:“為了更好地實現我們的行業監管,我們與中航天泰進行了密切合作,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有效的監管,梳理重點企業,一是讓我們得到了有針對性的監管數據,另外也通過提煉這些數據發現了安全隱患單位與所在區的安委會形成了雙通報機制。通過一段時間的合作,我們轄區內交通運輸企業的一些違章行為,包括疲勞駕駛、超速等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擴大技術優勢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作為一個有著較高技術門檻的領域,中航天泰不斷深入技術研發,擴大自身優勢。同時,中航天泰團隊源于上市公司中國衛星應用事業部,本身就有著較為豐富的行業經驗和較強的技術優勢。作為高新技術企業,中航天泰目前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累計獲得實用新型專利兩項、軟件著作權22項,這些都保障了中航天泰主要產品能夠獲取更大的市場占有率。其定位運營服務平臺于2012年12月通過了交通運輸部道路運輸車輛衛星定位標準系統平臺技術檢測,成為北京目前規模較大的專注于營運車輛的位置服務商。

據記者了解,中航天泰目前除開展位置服務之外,還在汽車金融及大數據方向的業務拓展上有所建樹。“公司的業務資質、許可認證較為完善,在業界聲譽良好,能夠充分滿足各項業務的順利開展和擴大需要。”安慧芳對《中國商界》雜志記者說。
另外,中航天泰秉承“愛崗敬業、忠于職守、善于創新“的人才培養理念,貫徹企業人才發展戰略規劃,加快人才的培養、任用,使人才培養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很好地滿足了企業發展規劃對人才的需求。
行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未來大有可為
作為新興高科技行業,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市場起步較晚,2000年后,隨著GPS系統從軍用轉入民用并在全球市場上開放才迅速發展起來。目前,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市場以消費應用為基礎,專業市場應用領域正在逐步擴展和深入,市場規模不斷增大。2019年5月15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產值已達到3016億元,較2017年增長18.3%。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占比為35.44%,達到1069億元。《國家衛星導航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北斗產業規模要達到2400億元,北斗的逐步完善將成為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發展最核心的推動力。今年7月31日,我國向世界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標志著北斗“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斗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
“總體來看,衛星導航技術進入我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隨著市場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正逐步成長,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正在形成。”安慧芳說。

中航天泰指揮調度中心
同時,近年來,我國衛星應用產業環境良好,政策支持力度較大,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綱要指出,建設交通強國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先行領域,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支撐,是新時代做好交通工作的總抓手。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綱要清晰描繪了我國未來交通的發展藍圖,智能、平安、綠色、共享成為我們共同的“交通夢”。“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我們天泰人結合在平臺、市場、工程和服務方面的深厚積累與豐富經驗,在公司研發的大數據平臺成功上線后,行業拓展將取得巨大進展。”安慧芳表示,中航天泰將始終堅持“服務為本、成就客戶、創新發展、利益共享”的發展理念,充分把握新技術帶來的經營和管理模型的全新變革,成為新時代的“超人”,為實現“交通強國”宏偉目標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