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化催生萬億級市場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逐年顯現,國家頻頻發布政策促進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體量巨大的養老需求吸引了各路資本介入養老服務機構。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9年的十年間,我國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養老”的企業總量由原來的0.95萬家增長至12.47萬家,翻了13倍。具體來看,我國養老服務相關企業的增速自2013年起開始大幅提升,至2016年增速達到高峰,高達49.68%。之后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維持在30%以上,2019年新增養老服務相關企業將近3.2萬家。從地域分布來看,我國目前共有約11.8萬家企業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養老服務相關企業,廣東省和山東省的相關企業數量最多,均在10萬家以上。中國將進入以長壽為主導的老齡化階段,養老已經成為一個潛力巨大的朝陽行業。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對于養老產業的需求進行過一項測算,中國老齡產業產值將在2050年突破100萬億元,屆時將占GDP1/3以上。
點 評
從行業分布來看,我國養老服務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分布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兩大行業,占相關企業總數的56.83%。值得注意的是,注冊資本超過1000萬元的養老服務相關企業占比高達42.62%。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指出,目前我國主要的養老模式包括居家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隨著我國中產階級人數的增加及人均收入的提升,未來人們對于高品質的養老社區的需求將大量釋放。基于此,不少地區紛紛開始布局“智能養老”。天眼查數據顯示,在我國現有的養老服務相關企業中,經營范圍涉及“智能養老”或“智慧養老”的企業有460家。
建議商業銀行圍繞個人養老需求,搭建“金融+非金融”開放融合的場景平臺,提供專業的養老金融服務和貼心的養老生活服務,通過開放銀行理念,滿足養老客戶衣、食、住、行、游、學、娛等全方位需求;發布適合長者群體的理財和保險產品,為養老客戶提供資產管理和保險保障。在普惠金融領域,充分運用中小企業跨境撮合服務,為境內外養老用品與養老服務供應商、養老地產及養老金融服務商搭建對接合作的橋梁。由于養老資金是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能夠較好地對接中長期融資需求,而養老產業融資需求一般也具有融資期限長、回報較為穩定等特征,因此養老產業金融服務也可與養老金管理服務進行有機結合。